設計思考改造世界

設計思考的概念重點在於「以設計師的思考邏輯與方法來解決問題」。然而設計思考一詞確切的來源其實並不可考,它代表的是一種概念及精神,隨著近幾十年來各種設計方法與理論出現後,逐漸被歸納出來的一個名詞。

其中,來自美國舊金山的設計顧問公司IDEO以設計思考的方法為核心,成功地透過企業輔導與學校教育等方式推廣其方法與精神,成為設計思考最具代表性的組織之一,他們的成功故事及案例都可以在許多主流媒體上如哈佛商業評論TED TALKS ,以及 IDEO CEO Tim Brown的書《設計思考改造世界》中可看到。

本月群策整合行銷公司分享在由世界知名的設計顧問公司IDEO的《設計思考改造世界》一書中的重點。

Design Thinking 設計思考讓你反思以客為尊

如果你是旅館和餐廳經營者,設計思考可以幫你反思殷勤好客的本質。如果你是慈善機構工作者,設計思考可以幫助抓住你想服務的人的需求。如果你是充滿冒險精神的企業家,設計思考可以幫助你放眼未來。

設計師的工作是化需要為需求

套用彼德杜拉克的名言,設計師的工作就是「化需要為需求」。表面上,這聽起來很簡單:只要弄清楚人們要什麼,然後給他們就是了。但事情如果是那麼簡單,諸如I pad、Amazon等之類的成功故事,應該滿街都是才對。我認為,也許答案在於:我們應該把「人」重新放回故事的中心。我們得學習:把人放在第一位。

亨利福特曾說過:「假如我問顧客要什麼,他們會告訴我:一匹更快的馬。」在還沒有汽車發明之前,不會有人說想要汽車這東西,就像在還沒有iphone發明前,我們也沒有想過聽音樂看電影這麼容易就和手機做個結合,我們(消費者)有這個需要,但不知道這是我們所要的。這就是為什麼傳統的集點團體(Focus Group)和調查研究無法奏效的原因,因為這類做法大多只是問受訪者想要什麼,無法激發新的洞見。

傳統的市場調查工具對提高產量有效,但絕對無法產生打破規則、改變賽局,進而翻轉模式的突破性想法,沒法讓你拍著腦袋大喊:「為什麼以前沒有人想過這麼棒的點子!」

設計思考家的挑戰

因此我們真正的目標,並不是做出更快的印表機,或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,我們的目標是幫助人們說出潛藏在心裡,甚至自己也沒覺察到的需求,而這,才是設計思考家的挑戰。

那麼要怎麼才能做到?又有哪些工具可以協助我們跳脫謹慎保守的改變,讓眼界躍升,擁有重繪地圖的廣大視野?

把焦點擺在所有成功設計案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上。IDEO CEO Tim Brown說我把這三項彼此強化的要素稱為:洞見(insight)、觀察(observation)、和同理心(empathy)

洞見insight:從他人的生活學習

洞見是設計思考的關鍵根源之一,它通常不是來自龐大的量化數據,因為那只能精準計算出我們已擁有的東西,只能傳達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。比較好的起點是,走進世界,觀察通勤族、護士、店員…的真實經驗,看他們如何應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。洞見俯拾皆是,但皆需要來自於觀察和學習。

設計基本上是一種創意努力
從設計進化成設計思考的過程,也就是從創造產品進化到分析人和產品的關係,進而推展到分析人和人之間的關係。藉由思考產品與人的關係或人與人的關係,到生活習慣的改變,讓設計更貼進人的生活。

觀察observation:看人們不做的,聽人們不說的

走進任何一家世界頂尖設計顧問公司,你的頭一個問題可能是:「人都跑哪裡去了?」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模型工廠、在盯著電腦螢幕,不過他們通常花更多時間在實地觀察上,和那些最終能從我們的工作中得到好處的人混在一起。

就像做行銷的人,不是需要長坐在電腦前,而是該走出去,和你的消費客群聊聊,觀察他們的作息,觀察他們的需求,更在意的是什麼….。設計師也是。雖然雜貨店老闆、辦公人員或小學生不是在案子結束時付錢給我們的人,但他們卻是我們的終極客戶。唯一能了解他們的方法,就是去他們居住、工作和玩耍的地方找他們。

決定該觀察哪些人,該使用哪些研究技巧,如何從收集來的資料中得出有用的推論,以及什麼時候該進入分析總結過程找出解決方案,這些都不是輕鬆簡單的工作。

同理心Empathy:設身處地、感同身受、換位思考

設計思考的任務則是,將觀察轉譯成洞見,進而轉化成可以改善生活的產品和服務。必需具備換位思考的同理心,才不致把人當成實驗室裡的白老鼠,或統計數據裡的標準差。

如果我們要「借用」其他人的生命來啟發新構想,必需要知道,他們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行為,同樣是為了應付生活中的混亂、複雜和矛盾,只是大家採取的策略不同而已。一個只從自己立場和經驗發想推論的設計師、不會有太大的發展機會。工程師或行銷人員也一樣。

三十歲的男人不會有六十歲的女人的生活經驗;富裕的加州人和肯亞奈洛比郊區的佃農,也幾乎沒什麼共同點。一名才華洋溢、認真勤懇的工業設計師,在騎完登山腳踏車、神采奕奕地上設計桌時,很可能不知道該怎麼為她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祖母,設計一件簡單的廚具。

我們得透過同理心把這些洞見串聯起來,也就是說,要努力透過別人的眼睛去看待這個世界。透過他們的經驗去理解這個世界,透過他們的情緒去感受這個世界。

過去,消費者總是被視為分析的對象,甚至淪為市場爭奪策略的不幸目標,現在,我們必需邁向更進一步的合作,不只是設計團隊的成員應該協同作業,設計團隊還得和它試圖接觸的對象攜手前進。

於是我們看到,一邊由公司創造新產品,消費者只能被動消費這些產品的二十世紀舊想法,另一邊是消費者將自行設計所有必需品的未來願景,而目前,最偉大的機會就介於這兩者之間。在這中間地帶等著我們的,是創作者與消費者之間更高層級的協同合作,是公司與個人之間逐漸泯除的彊界。

重點來源和出處:《設計思考改造世界》一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