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週發三篇貼文、健康圖文排得漂漂亮亮,但社群互動量依然掛零? 如果你是行銷人,經常感嘆「我們也有在做內容,怎麼還是沒聲量、沒轉換」,那你可能忽略了:社群不是公告欄,更不能只是產品型錄。
根據Meta行銷洞察報告指出,粉絲停留在一則品牌貼文上的平均時間不足3秒,只有內容有「人味」,才能停留、點讚、互動,進而建立信任與購買意願。這正是群策行銷協助健康品牌轉型的起點——**從「內容導向」升級為「人感導向」**的社群策略。
點擊 連結由專業顧問提供專屬行銷建議
立即洽詢群策行銷 (02)8258-5698!
聯絡信箱 contact@teamplan.com.tw
一、你的一週三貼,少了「人味」
社群行銷如何做?沒有聲音,不代表沒有努力,而是缺了關鍵:「共感連結。共鳴互動」
舉個例子:
- 品牌A週一發「產品成分介紹圖卡」、週三發「優惠提醒」、週五發「新品上市預告」,三則皆圖美字正,卻沒人留言、轉發、標記朋友——因為內容太像在“賣東西”,而不是“說人話”。
- 相對的,品牌B雖然一週只發兩篇,但其中一篇是品牌員工「早上忘記帶益生菌、結果整天胃脹氣」的限動,另一篇是「你今天的膳食纖維吃夠了嗎?」搭配留言抽試吃,留言數暴增、粉絲回覆真實用法——這才是人味。
再看另一種情境:
- 錯誤情境-貼文:「本品含Q10、鋅、維生素C,補充每日所需」
- 正確用法-換法:「上班又累又悶,靠這顆小金球救回精神,幫我撐過整個提案會!」(搭配真實場景圖)
群策行銷社群經營團隊提醒: 不能只強調功能,而是強調“感受”。一個好的貼文應該讓粉絲心裡浮現:「這不就是我嗎?」
常見問題 | 真實痛點 | 解法建議 |
每週固定PO三篇產品文 | 貼文看起來像型錄,無情境感 | 加入用戶視角、生活化開場 |
成分介紹太理性 | 消費者記不住資訊 | 轉換為「故事+應用場景」形式 |
粉專互動低 | 沒有問問題、沒有人設 | 建立角色設定+互動機制 |
群策行銷建議:將「產品資訊」用更具感知力的話語包裝,例如:
- 錯誤用法-膠原蛋白含量10000mg
- 正確方式-30歲後妳的皮膚還能這麼亮,秘密在這杯小粉紅!
行銷觀點補充:B2B品牌常過度仰賴專業名詞與產品規格,但真正打動決策者與終端消費者的,是「這產品能為我解決什麼問題?」善用共鳴式內容才是社群轉單的基礎。
二、「健康知識+日常陪伴」=讓粉絲留下來的密碼
社群的核心不是曝光,而是「信任堆疊」。若能藉社群建立出「專業可信」+「親切陪伴」的角色,將有助於通路商、採購端信賴品牌長線發展。
群策行銷建議以下三種內容類型搭配輪播發文:
- 健康知識型貼文
- 每週固定一則教育類內容(如益生菌什麼時候吃?)
- 用簡單話語+圖解形式呈現,降低閱讀門檻
- 生活對話型貼文
- 從日常痛點出發,例如:「你的便秘不是吃錯,而是沒吃對」
- 搭配提問:「你一天會記得喝幾杯水?」觸發留言互動
- 角色陪伴型貼文
- 建立品牌專屬角色,讓社群粉絲認識「品牌的人格」
- 例如「阿力營養師」定期開講健康tips、「小悠菌菌」記錄品牌日常生活,甚至是角色日常LINE貼圖等
※ 群策行銷提醒:當貼文不再只是銷售,而是陪伴與提醒,品牌自然被認同為「值得信賴的健康夥伴」。
行銷觀點補充:在Z世代與數位原生族群崛起的趨勢下,品牌角色化與擬人化社群經營將成為未來主流。打造品牌人設,不只能增加記憶點,更能帶動長期互動與粉絲關係。
三、社群不是宣傳場,是用戶教育與口碑轉換的現場
群策行銷社群團隊Yvonne觀察分析: 真正能產生轉單力的社群,不是靠喊折扣,而是靠真實互動與用戶參與。以下是三個成功案例,說明怎麼將社群變成具轉換力的主場:
大研生醫|用生活語言說健康,打造互動社群
(圖片來源:大研生醫Daiken Bio粉絲專頁)
- 策略說明:大研生醫定期發布健康知識類貼文,以漫畫+問答的方式吸引用戶互動,貼文風格親民又專業,讓粉絲覺得品牌值得信任。
- 行銷設計:搭配抽獎留言,鼓勵粉絲分享自身經驗,形成高參與度社群氣氛。
- 實際成效:單篇互動數破百人分享,品牌在Google搜尋量提升約35%,穩定建立SEO效益與品牌能見度。
台大醫院「醫寶」|醫療品牌也能有角色化經營
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ntuh.gov.tw/ntuh/Fpage.action?fid=7105)
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ntuh.gov.tw/ntuh/Fpage.action?fid=7105)
- 策略說明:「醫寶」是台大醫院打造的吉祥物,透過可愛親切的視覺與語言,講解醫療保健知識,讓艱深議題更易被接納。
- 行銷設計:醫寶參與醫院活動、搭配季節性主題製作貼圖與健康提示,吸引病患與家屬互動;另推出多組LINE貼圖與表情包,延伸觸及日常對話場景。
- 實際成效:醫寶貼圖在LINE貼圖商店上架後即吸引大量醫護圈與患者端下載,成功將健康形象視覺化、日常化。社群貼文觸及率與互動率明顯提升,並讓台大醫院的品牌親和力更具代表性。
- 案例三:Jessica × 船井生醫品牌大使合作
- 策略:健身KOL以真實語境推薦產品,塑造「自然非商業」形象
- 操作方式:長年與船井生醫合作,無論旅行還是健身日常都能看見其以Reels短影片開箱+健身補充品教學或是貼文方式曝光產品
- 成效:品牌長期與Jessica穩定合作,社群上有持續且多元的產品曝光,提升品牌信任度與自然搜尋量。
行銷觀點補充:根據Hootsuite 2024報告,社群用戶最信任的三類內容為「用戶實測」、「KOC推薦」與「即時互動回應」,這些都能直接反映在轉換與品牌搜尋意圖的成長上。
社群行銷的目標從來不是「發了就好」,而是「讓人看見、願意互動、進而行動」。
在健康產業競爭白熱化的今天,社群不再只是曝光渠道,更是品牌人格塑造、用戶教育與轉單策略的核心陣地。
如果你希望社群變得更有人味、更具轉換力,群策行銷能為你量身打造可執行、可追蹤、可優化的社群整合方案。
想知道你的社群策略是否對症下藥?歡迎與群策行銷專業團隊聊聊,取得免費行銷診斷建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