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全球餐廳趨勢

澳洲昆士蘭《好食物指南》(The Good Food Guide)主編米洛斯基(Natascha Mirosch)在2013年台灣美食國際高峰論壇上,發表了全球的未來餐廳趨勢

包括讓消費者和廚師們近距離接觸的開放廚房(Open),互動體驗式(Experience)的用餐環境,少量多樣(small plate)以及便於分享(small sharing)的各項趨勢。

開放廚房(Open Kitchens)

將廚房工作區對消費者公開,可以讓消費者一覽無遺,對於料理的製作過程、製作環境、廚房對待料理的樣貌,廚房的氛圍,將完全展現在消費者面前。對於客人來說是最佳的品質保證,看得見餐廳對料理的用心和自信;但對於廚房來說則是有些許壓力,則更需留意一舉一動,用品的擺設、環境的整潔,甚至出餐的節奏則更是備受考驗。

 互動體驗式(Experienc)

餐飲業是競爭激烈的服務行業之一,隨著消費型態的變化,體驗成為可以銷售的經濟商品。愈來愈多的消費者渴望從體驗中得到刺激。可以由室內注重感觀體驗

注重五感感受─如以欣葉台菜料理著名的欣葉,位於台北101的85樓,一進門你就能感覺欣葉將台菜餐廳的層次提升到國際的視野,再隨著開闊的視野和蟲鳴、潮聲的輕音樂情境,將整體舒適的氛圍打造最佳用餐環境。

 

少量多樣的選擇(small plate)

隨著時代的演進,小家庭人口和單身人口或老年人口與日俱增,因此在消費選擇提供也需跟著改變。份量不需太多,八分飽剛剛好,八份飽反而可以讓消費者有機會再點個甜品、湯品、茶品,讓客人有機會多嚐幾樣,滿足試試不同味道的心理因素。

 

便於分享 (small sharing)

分享餐點其實不是各國用餐文化中必然的一件事。但隨著趨勢的改變,許多餐點都多的更易入口,更易分享,讓同桌用餐的人可以相互Share,有了更多共同的話題和體驗,加強了用餐的交流經驗。

其他全球化的餐廳改變趨勢還包括用餐時間彈性(More Flexible time)愈來愈多的深夜食堂出現或是由早餐至晚餐的菜單供應,可以在一天任何時刻都享受到美味食物,或是下午三點才開始享用的早午餐文化。

還有用餐休閒化 ( No table cloths ),把吃飯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不必再要求正式,拘謹的用餐環境。以及永續性(sustainability)對於環境、對於地球的永續性更加在意,如拒絕使用遠洋海鮮、使用有機食材、在地食材。甚至在澳洲還流行許多主廚有自己的農場、菜園、蜂窩以採收自己所需的食材。菜單則依每日有的食材進行變化,均為手工新鮮製作。

 

另外盤子的擺盤方式也改變了(Less elements on plate),打破了以往僅使用單純的白色大盤子,現在也流行以異材質,不同的質地、顏色和大小盤子,看似隨意的擺盤,實則背後有其用心,讓元素減少,讓盤子內的餐點看起來沒那麼亂,用餐的隨性呈現在顧客面前,其實是經過調整的一番隨性。

 

蔬菜開始躍上舞台 (Vegetables the star)

包括澳洲現在也流行多樣的蔬菜呈現在餐桌上,包括以前所未見的紫蘿蔔、黃金甜菜等都出現在餐桌上,幾乎找不到的以前的蔬菜開始出現了,還有在布里斯本的幾家頂級餐廳,加入了素食者晚餐的元素,他們不是素食餐廳,只是主廚有意嚐試,可能限定每個月的幾天晚上,但一推出必定銷售一空。

Natascha Mirosch更指出在南半球的美食指南聖經、澳洲的《高帽子美食評鑑》在被評鑑的三帽級的頂級餐廳就以開放休閒聞名、北歐裝潢風格為特色、廚師在開放廚房裡製作料理,並且常常親手為顧客端上美食,並親自講解一下今晚的菜色,不全依賴服務生。菜單僅供參考,主廚將依照當日取得的食材進行菜色和料理的變換,使得整個餐廳更加饒豐特色和特質鮮明。

你準備好,讓你的餐飲和食品很有特色了嗎?多用點心,追求卓越,才能勝出!

群策整合行銷─用好設計及好行銷力,協助您經營的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