📊 根據《Kantar 消費者行為報告》,超過7成消費者知道保健品有益健康,但不到3成會立即採購。這意味著:知識 ≠ 行動。
🔎 問題不在產品本身,而是行銷話術無法觸動人心。
當你的行銷只講功效、成分,卻忽略「人為什麼此刻會想照顧自己」,就註定只能停留在瀏覽,而無法促成購買。
群策行銷分析保健產品行銷最常忽略的三大關鍵
1️⃣ 缺乏「行動誘因」
成分有多厲害說得天花亂墜,但消費者心中沒有「現在就吃」的理由,就只會放進購物車、再默默關掉。
2️⃣ 錯用「專業說服」
理性論述(像是臨床實驗、含量比較)無法撼動消費者的情感決策,尤其是女性、媽媽族群與照顧者族群。
3️⃣ 忽略「生活節奏」
消費者其實在等一個時機點,例如:「熬夜後補一下」、「生理期前吃穩定一下」、「健身完補能量」──這些情境才是觸發購買的關鍵。
用「生活理由」說服消費者自然掏錢
真正能提升轉換的內容,不是叫人「吃得更健康」,而是讓他產生這樣的想法:
「這跟我最近的狀態也太像了,難怪我最近這麼累!」
「我媽最近常常這樣,我應該幫她準備這個。」
我們稱這種切角為「生活理由驅動」,它能產生以下三種感性觸發點:
✅ 三大生活情境切角,對準消費者真實動機:
🔸 為了家人|照顧者角色觸發
- 🎯 消費場景:「媽最近睡不好」「爸最近走路喘」
- 🧠 情緒轉化:「我不能再忽略了」「我要幫他們補一補」
- ✅ 建議語言風格:溫柔勸說、值得為他做、送給重要的人
🔸 為了自己|日常儀式建立
- 🎯 消費場景:「下班累炸、一包補回來」「早上起不來,先喝一罐」
- 🧠 情緒轉化:「至少為自己做一點什麼」「我也想好好照顧自己」
- ✅ 建議語言風格:微甜勵志、自我獎勵、喘口氣一下
🔸 為了未來|預防意識塑造
- 🎯 消費場景:「年紀漸長不能再鐵齒」「不想等出事才保養」
- 🧠 情緒轉化:「現在開始還來得及」「是時候建立習慣」
- ✅ 建議語言風格:穩重提醒、長遠陪伴、自己是自己的責任
🔸為了家人|照顧者角色觸發
由創作者HOOK在YouTube頻道分享「幫爸爸媽媽換個家」的裝潢過程,影片自然融入老協珍熬雞精作為補氣抗疲勞的日常補充,從「付錢又溝通裝修好累」情境延伸到「感謝爸媽、照顧爸媽」的情緒連結。產品訴求不僅是營養補給,更強化「孝親實踐」的感性理由。
(影片來源:HOOK Youtube頻道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2-xhwdUfuU0)
成效:影片觀看破百萬,留言區大量提到「也想買給爸媽」、「看完馬上下單」,並搭配折扣碼促成實質轉單。
🔸為了自己|日常儀式建立
📌 【Relove】女性私密保養 × 共感短影音轉單
Relove與KOC合作,透過「月經來時的真實心聲」為情境出發,結合POV視角與素人演繹,勾勒出女性日常遇到的「沾染內褲洗不乾淨→感染→焦慮」痛點。強調專利蛋白酵素能夠快速分解血漬,透過生活語言與輕鬆對白,加深使用動機,該系列Reels短影片在Instagram短時間內獲得破萬次播放與近3000次按讚數,打造出「你也這樣過吧」的共鳴式擴散
(圖片來源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DJEt7sky-k4
蔡靖雯𝐃𝐢𝐧𝐠𝐝𝐢𝐧𝐠官方IG: dingding_871216 )
🔸 為了未來|預防意識塑造
桂格完膳以「父母也能擁有體力與行動力」的情境。透過「爸爸!飛高高~」與孩子互動的親子畫面,溫暖呈現一個訊息:想和孩子共度歡樂的親子時光,好的體力不可或缺! 不只是老後不虛弱,而是現在就要保養。產品主打中鏈脂肪酸(MCT)5倍速吸收、優質蛋白幫助肌肉生長、無糖配方低負擔,搭配試喝活動吸引子女族群標記爸媽,內容轉貼與互動自然活躍,進一步落實「預防式保養」概念
(圖片來源:桂格FB粉絲專頁)
為什麼品牌都選擇與群策行銷合作?
在消費者愈來愈不相信硬式廣告、轉換成本持續升高的今天,群策行銷懂得從「生活理由」切角出發,打造能感動人的內容策略。我們團隊不僅提供KOC內容設計、影音腳本與共感話術撰寫,更協助品牌整合平台素材、掌握投放時機、串接真實用戶回饋與精準受眾擴散,打造能走進日常的行銷溝通力。
✨ 群策行銷優勢包括: • 客製化KOC養成與選品制度,媒合最貼近受眾的內容創作者
• 「情境感 × 成效導向」雙軸內容包裝,兼顧品牌形象與轉換率
• 曾協助多個健康品牌達到 2-3 倍轉換成長,加強品牌與消費者實際互動
• 完整內容追蹤機制,協助品牌即時優化素材、精準投放預算
現在就行動,讓你的行銷更有力!
🧠 與其告訴消費者成分多有效,不如先幫他找一個理由。
📌 群策行銷協助品牌從「健康知識」走向「生活共鳴」,打造真正能轉換的內容設計與KOC共感策略。
📩 想知道怎麼把你產品包裝成「我也想買給自己」的理由嗎?
歡迎來信 ➜ contact@teamplan.com.tw|📞 (02) 8258-5698 #118